今年1-2月份,我国国民经济迎来稳健开局,展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各领域协同共进,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尤其是在工业产品出口方面,亮点突出,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升级
1 – 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这一成果得益于我国制造业长期积累的雄厚基础以及持续推进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统产业借由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重焕生机;新兴产业则呈爆发式增长,成为工业经济的全新增长点。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凭借先进电池技术和智能化配置,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1 – 2月出口量同比增长48.2%,远销欧洲、亚洲等多个地区,不仅带动汽车产业发展,还推动相关零部件产业协同进步。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环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出口额实现显著增长,彰显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业优势。
钢管出口表现亮眼,助力外贸稳增长
作为关键工业基础产品,钢管在1 – 2月份的出口成绩格外醒目。我国钢管以卓越品质、丰富种类和合理价格,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出口钢管涵盖石油天然气输送管、建筑结构用管、机械加工用管等多个品类,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需求。
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方面,伴随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以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向中东、中亚等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出口大量高质量钢管。这些钢管具备高强度、耐腐蚀特性,能适应复杂地理环境和恶劣工作条件,为当地油气输送项目提供可靠保障。例如,我国为沙特阿拉伯的大型油气管道建设项目提供定制化钢管产品,先进生产工艺和严格质量控制赢得客户高度赞誉,进一步巩固我国钢管在国际能源管道市场的地位。
建筑结构用管的出口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入不断加大,对建筑结构用管的需求持续攀升。我国生产的建筑结构用管性能稳定、加工性能良好,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建筑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这些钢管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大型场馆等项目建设,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在机械加工用管领域,我国出口的钢管精度高、表面质量优,能满足高端机械制造的严苛要求,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钢管为当地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促进国际产业间的合作与交流。
1 – 2月份,我国钢管出口量达到1100万吨,同比增长15%;出口额达到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钢管出口的出色表现,不仅为我国钢铁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也为稳定外贸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持续发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在1 – 2月份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力度大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上,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货币政策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为企业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贸易政策上,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优化通关流程,提升贸易效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这些政策的协同效应,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有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工业产品出口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工业产品出口将在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在此过程中,工业丝路平台将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工业丝路平台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起高效的跨境贸易桥梁,整合全球供需信息,让国内工业企业能更便捷地对接国际市场。在钢管等产品出口方面,它利用精准的大数据匹配,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海外买家,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同时,平台还提供物流、金融、认证等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出口的后顾之忧,助力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持续扩大。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实现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