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的当下,长三角首趟出口货物铁公联运班列(整列)成功开行,标志着外贸领域迎来了重大变革,为国内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市场的新大门。而工业丝路平台的融入,更是为这股外贸发展浪潮增添了澎湃动力。
出口货物铁公联运”属于铁路国际多式联运的新模式,该业务通过铁路货运95306平台与海关“单一窗口”数据直连,并由铁路方作为多式联运全程物流经营人,向海关提交“多式联运申请单”。基于全程物流信息传输基础,出口货物可在启运地办理报关、查验等出关手续(无需另行申办其他转关手续),实现承运货物“一单到底”。
据悉,此次出口货物铁公联运班列(整列)由上铁集团、中铁集装箱公司、义乌海关、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政府、路企协同配合,实现货源组织、计划申报、货物装运、班列开行一体化全流程推进,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新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这趟班列整合了铁路与公路运输的优势。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长距离、全天候的特点,能够承载大量货物,实现稳定的长途运输,大幅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公路运输则胜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便捷服务,深入城市乡村各个角落,实现货物的高效集散。二者结合,从长三角出发,一路畅行至新疆喀什北口岸,再转运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形成无缝衔接的运输网络,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与物流成本,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工业丝路平台与铁公联运班列深度协同,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货物运输需求与班列运力,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中亚、东欧等地市场潜力巨大。过去,受限于运输条件,国内企业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往来存在诸多不便。如今,铁公联运班列开通,让这些地区的贸易变得触手可及。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机电产品等,在中亚、东欧市场需求旺盛,班列开行后,企业能够更及时地将产品送达,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挖掘更多利润增长点。工业丝路平台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桥梁角色,平台汇聚海量中亚、东欧市场的需求信息,帮助长三角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动态,针对性地调整产品策略,生产出更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商品,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配性。
参与外贸业务,企业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在与国际客户合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生产工艺、管理体系,加速自身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比如,国内某制造企业通过与欧洲客户合作,引进精益生产理念,优化生产线布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打入高端国际市场。工业丝路平台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的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国际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经验,促进国内企业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为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思路。
政府为鼓励外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空间;贸易补贴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开展研发创新;通关便利化措施简化手续,缩短货物通关时间,提高贸易效率。搭乘铁公联运班列这班快车的企业,能更好地享受这些政策红利,实现快速发展。工业丝路平台还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与申报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政策要点,顺利完成各项申报流程,确保企业充分享受政策优惠,降低运营成本。
长三角首趟出口货物铁公联运班列的开行,是国内企业进军外贸领域的强劲东风。而工业丝路平台的全方位赋能,让这股东风更加势不可挡。企业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利用铁公联运优势,借助工业丝路平台资源,开拓新兴市场,提升自身实力,在全球贸易舞台上创造辉煌业绩,书写属于自己的外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