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畅运作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大宗商品如铜精矿等,因其数量庞大、税额高昂、定价机制复杂,导致通关流程繁琐、耗时较长,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在此背景下,青岛海关所属烟台海关推行的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无疑为大宗商品贸易按下了“快进键”,而工业丝路外贸平台的融入,更是为这一改革插上了翅膀,共同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迈向新的高度。
改革破局,简化流程显成效
烟台海关的改革举措,直击大宗商品贸易的痛点。传统上,公式定价商品在进口前需进行繁琐的合同备案,每票货物还需单独办理审价手续,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改革后,试点企业可享受“通关前合同免备案、通关后汇总审价”的便利,即货物到港前无需再按传统流程进行合同备案,而是采用担保放行的方式,待货物全部到港后,再集中统一办理审价手续。这一变化,极大地简化了通关流程,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以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作为首批改革试点企业,其进口的铜精矿等公式定价货物全部享受到了政策红利,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同样,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作为第二批试点企业,也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担保额度和财务成本,还提高了收付汇效率和增值税抵扣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台赋能,贸易便利再升级
如果说改革是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的内生动力,那么工业丝路外贸平台则是这一动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载体。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工业丝路平台集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贸易服务。
在公式定价商品的贸易中,工业丝路平台的作用尤为突出。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快速获取市场信息,精准把握价格走势,优化定价策略。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信用保险等,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贸易风险。此外,平台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贸易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双向监管,保障改革稳前行
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监管。为确保“取消备案、汇总审价”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税收安全,烟台海关建立了关企“双向监管”机制。通过指定联络员、建立台账、逐票记录改革报关单信息等方式,海关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海关不仅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业务咨询,还定期对企业进行合规性检查,确保企业按照改革要求规范操作。
同时,海关还制定了试点企业《属地纳税企业差别化合规管理服务方案》,将监控结果作为正面、负面信息纳入试点企业底账,作为后续监管和服务的依据。这种双向监管机制,既保障了税收征管的安全和有效,又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贸易环境,增强了企业参与改革的信心和动力。
展望未来,共绘贸易新蓝图
随着“取消备案、汇总审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工业丝路外贸平台的不断完善,大宗商品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海关的积极引导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大宗商品贸易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改革将继续深化,覆盖更多的大宗商品种类和企业范围,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工业丝路平台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贸易服务。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宗商品贸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为贸易的顺畅运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总之,公式定价商品“取消备案、汇总审价”税收征管改革与工业丝路外贸平台的融合,为大宗商品贸易按下了“快进键”,开启了贸易便利化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绘制大宗商品贸易的新蓝图,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