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 阿联酋
  • 电话 +86 15790936648
  • 运河区图书大厦13F
  • HAMRIYAH FREE ZONE PH2, SHARJAH,UNITED ARAB EMIRATES.
15 4 月

传统贸易升级新图景:“一带一路”量增2.2%,工业丝路外贸平台搭建出海桥梁

国新办4月14日召开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公布重磅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达5.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一数字占我国外贸总额比重持续攀升,继2024年首次突破50%关口后,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51.1%,标志着“一带一路”沿线已成为支撑中国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

吕大良在发布会上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民生项目的持续推进,正全方位激活沿线贸易潜力。作为经贸合作的“硬联通”基石,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标志性工程发挥显著带动效应。以中老铁路为例,自2021年12月通车以来已累计运输货物超1200万吨,今年一季度经该线路进出口货运量达150.8万吨,同比增长9.2%,成为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的“钢铁动脉”。

分行业数据展现出多元领域的蓬勃活力:在产业协作方面,中间品贸易占比达65.1%,印证共建国家间产业链融合的深化——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通过中欧班列快速运抵波兰、匈牙利等制造业基地,而东南亚的橡胶、棕榈油等原材料则经西部陆海新通道源源不断输入国内。农业领域形成双向增长态势:我国对共建国家出口的农药制剂、农业机械分别增长15.5%和37.2%,同期自共建国家进口的禽肉、干鲜瓜果量分别激增32.9%与8.5%,东盟已跃升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水果供应地。

民生与基建领域同样亮点频出。医疗合作方面,一季度我国向共建国家出口医药材及药品增长14.6%,便携式诊断设备、防疫物资等产品在中亚、非洲市场走俏;交通能源基建领域,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增长10.7%,其中雅万高铁项目带动的信号系统、接触网设备出口形成示范效应;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尤为亮眼,风力发电机组出口量暴增67.4%,光伏组件对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出口额同比翻倍。

“共建‘一带一路’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吕大良强调,共建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超4成,出口份额突破5成,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持续提升。今年海关将重点推进“智慧海关”合作伙伴计划,深化与沿线32个国家的AEO互认合作,并优化中欧班列“快速通关”、西部陆海新通道“船边直提”等12项便利化措施,力争将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15%。

在政策红利与设施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工业丝路外贸平台正为中小企业开辟数字化出海新路径。平台依托大数据精准整合国际买家与国内供应链资源,通过智能算法快速匹配供需,助力国内智能机械企业打入欧洲市场。工业丝路外贸平台提供入驻推广、交易对接、物流运输一站式服务,定制市场推广方案并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借助互联网与AI技术,实现报关流程智能化、客户匹配自动化,显著提升交易效率。此外,平台提供资质代办、金融咨询等”国际管家”服务,配备7×24小时翻译团队消除沟通障碍;助企业洞悉海外政策动态,降低出海风险。

从钢铁驼队的汽笛长鸣到数字平台的智能匹配,“一带一路”正以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企业民心“心联通”的立体格局,重塑全球贸易版图。工业丝路平台等创新载体的深度参与,不仅让中国制造突破传统贸易壁垒,更推动中小企业从“零散出海”迈向“集群深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