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 阿联酋
  • 电话 +86 15790936648
  • 运河区图书大厦13F
  • HAMRIYAH FREE ZONE PH2, SHARJAH,UNITED ARAB EMIRATES.
14 4 月

从“制造”到“出海”一季度外贸创历史新高,工业丝路助力企业全球布局

北京4月14日海关总署当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这一数据不仅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更实现连续8个季度进出口规模超10万亿元,彰显中国外贸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的强大韧性与增长潜力。

出口优势凸显:技术驱动与结构升级并行

一季度出口的亮眼表现,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机电产品作为“顶梁柱”,出口额达3.39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9.2%,同比增长6.8%。其中,新能源“新三样”延续强劲势头——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21.7%,锂电池出口增长18.3%,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12.5%。此外,船舶制造业凭借113.1%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中国高端装备制造正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继续扛起出口主力军大旗。一季度,民营企业出口3.7万亿元,增长11.4%,占出口总值的60.4%,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市场主体活力的释放,更显示中小微企业在跨境电商、定制化服务等新模式下的灵活应变能力。

全球需求分化下的“破局密码”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出口逆势上扬的背后,是三大关键支撑:

其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持续扩容。一季度,我国对东盟、中东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4.1%和8.3%,共建国家贸易额占比升至46.8%,成为抵御外部波动的“稳定器”。

其二,数字化转型赋能贸易效率。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至165个,带动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6%,线上化、碎片化订单模式正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其三,绿色低碳产品竞争力跃升。光伏组件、储能设备等绿色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超20%,契合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市场需求。

工业丝路助力:中小企业出海的“数字跳板”

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工业丝路外贸平台等数字化服务载体正成为企业突破壁垒的重要抓手。该平台以阿联酋迪拜50000平米仓储中心为枢纽,聚焦“中国制造”出海痛点,构建起覆盖全链路的服务体系。

工业丝路外贸平台通过AI智能匹配系统,整合全球超50万家采购商资源,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中东、非洲及欧洲市场需求。在通关、物流、支付等环节,平台打通国际贸易数字化流程,将传统贸易周期从平均45天压缩至15天以内。同时,工业丝路外贸平台提供多语言客服、本地化合规咨询等增值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因文化差异、政策壁垒导致的试错成本。

政策护航与未来展望

当前,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从简化口岸通关流程、强化信保融资支持等12个方面精准施策。叠加RCEP等自贸协定深化实施,中国外贸的制度型开放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但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回暖、产业链韧性增强,二季度外贸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未来,在工业丝路等数字化平台的赋能下,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将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为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与创新动能。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