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0日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物流需求稳定增长。1—2月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6.3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在工业生产、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的带动下,物流市场的繁荣不仅反映了国内经济的活力,更为贸易出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在此进程中,工业丝路外贸平台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助力众多企业顺利出海,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贸易出口的发展。
从物流需求结构来看,工业生产相关物流需求稳中趋升,为贸易出口筑牢了产业根基。高技术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增长9.1%,较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在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下,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等行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超过20%,这表明我国高端制造业正加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让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品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为国内制造业企业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也推动了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让我国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国迈进。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贸易出口增长的新引擎,也促使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实现较快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国际航空货邮运输量达到57.5万吨,同比增长17.9%。众多电商企业为实现“卖全球”的目标,纷纷选择包机出运货物,提升物流时效。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通过包机运营,将大量服装、饰品等跨境电商货物运往墨西哥城,飞行时间仅需15个小时,相比传统商业航班腹舱带货的3 – 5天时效,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
为满足电商大促的货运高峰,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推出一系列便利化举措,运用“智能审图”“同屏比对”等非侵入式查验设备,将海关监管流程嵌入企业作业流程,提升通关效率20%以上。这些举措不仅让电商企业能够快速将商品送达海外买家手中,提升了买家体验,还助力卖家快速回本,减少退货成本,极大激发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此外,国内首条金砖城市跨境电商空运专线“中国厦门—巴西圣保罗”自开通以来深受企业欢迎,今年初以来出口包裹数已突破1000万件,出口载货率达100%,为我国跨境电商产品打开了南美市场的销路,形成了产供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1—2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维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表明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正加速协同推进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不再仅仅是货物的运输者,而是深度融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与生产企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共同优化供应链流程。
在跨境电商领域,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紧密合作,整合物流运力,提供涵盖关务、物流、财税、支付与结算、金融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让买卖双方在交易后能实时跟踪货物的全流程运转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确定性的物流保障。这种协同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增强了整个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使我国出口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为推动物流与贸易出口的协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 – 2025 年)》明确提出,要提升国际物流效率,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推进跨境通关便利化。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为跨境电商出口和海外仓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工业丝路外贸平台,以迪拜为支点搭建起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为贸易出口注入新活力。平台提供一站式贸易服务,借助超50000平米海外仓,助力企业简化进出口手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凭借海量国际买家数据和供应链资源,能为企业精准匹配合作对象,其融入我国物流与贸易生态,为我国物流与贸易出口的协同发展持续赋能 。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贸易出口的持续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我国物流与贸易出口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为贸易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工业丝路外贸平台凭借资源整合、一站式服务、技术驱动等突出优势,深度融入物流与贸易出口的各个环节。未来,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供应链协同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我国贸易出口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更大的突破,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