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东港口青岛港传来喜讯,2025 年以来,青岛港积极拓展航线网络,合计新开 4 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其中 2 条航线分别驶向东南亚、地中海方向,成为连接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重要物流通道,这一举措加速了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建设进程。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在航线布局方面成绩斐然。2024 年,青岛港已新开辟 18 条集装箱航线,航线总数超过 230 条,航线数量与密度在北方港口中独占鳌头。此次新开通的东南亚、地中海航线,进一步完善了青岛港的全球航线网络,极大地缩短了青岛与 “一带一路” 沿线主要贸易节点的运输时间,为各类货物的进出口搭建了更高效的物流桥梁。无论是日常消费品、电子产品,还是大型机械设备等,都能通过新航线更快捷地抵达目的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新航线的开通,不仅为青岛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青岛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近年来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新航线的加入将吸引更多外资涌入,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相关数据预测,随着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增加,2025 年青岛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较去年增长 15%,这将进一步巩固青岛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在港口航线不断拓展的同时,青岛市在跨境电商领域也积极作为。3 月 5 日,青岛市跨境电商海外仓资源对接会在西海岸新区成功举行。此次大会由青岛市商务局主办,吸引了山东港口海外发展集团、中国建材国际中东北非公司等 8 家重点海外仓运营商以及 100 余家外贸企业参会。大会聚焦分布在 17 个国家的 39 个海外仓资源,通过政策赋能、金融护航、资源直连等方式,全力帮助外贸企业构建 “出海前哨站”。
会上,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青岛作为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所形成的 “海外仓 + 政策 + 服务链” 协同发展模式。市税务局现场解读了《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出口退 (免) 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帮助企业深入理解退税新政,缓解资金压力。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平台介绍了 9810 出口海外仓业务流程与智能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助力企业提升业务效率与合规性。此外,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推出海外仓定制保险产品,工商银行青岛分行发布跨境电商专属融资方案,共同构建起 “金融 + 信保” 双盾护航体系,为企业化解海外经营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丝路平台也在为企业出海贡献力量。该平台以阿联酋迪拜为仓储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从资质办理、产品展示、市场推广到物流运输等一站式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拥有庞大的国际买家数据库和供应链资源,能够为企业快速匹配合适的合作伙伴,缩短贸易周期。目前,平台已汇聚了涵盖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多领域的精英企业,累计交易额突破 3000 万美元,服务国际买家超 3000 家,最大单笔交易额达 130 万美元。
以海尔为例,作为青岛知名企业,其坚持全球自主创牌,经过二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已在全球 200 个国家和地区树立了 “Haier” 品牌形象。从最初的贴牌代工到如今在巴黎推出物联网酒柜、在非洲推出光储冰箱,海尔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以管理哲学的变革重构商业生态,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华丽转身。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青岛港新航线的开通以及一系列外贸服务举措,是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愈发重要,青岛正凭借港口优势与创新服务,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物流合作与贸易往来。
未来,青岛港将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国际航运竞争力,为青岛市乃至全国的外贸企业出海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