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会议着重强调,海关系统需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将推动工业产品外贸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力求在稳定对外贸易、扩大制度型开放等关键工作上实现全新突破。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是当前海关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工业产品作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柱,更是重中之重。海关将加速出台一系列促外贸稳增长措施,并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工业产品出口方面,针对机械装备、电子信息产品、汽车零部件等重点品类,海关将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例如,运用信息化手段简化申报手续,实现更多工业产品申报的“秒批秒办”,大幅压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汽车零部件出口为例,海关将全面推行提前申报、预约查验等服务,确保汽车零部件能够快速通关,助力国内相关企业稳固国际市场份额,让“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此外,海关还将大力助力拓展中间品贸易,积极支持海外仓、境外经贸区等创新发展模式,帮助工业企业稳定订单、开拓市场,为工业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供坚实保障。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同样是会议聚焦的要点。海关总署将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加速促进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为工业产品进出口营造更优环境。在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海关将大力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海关合作,简化通关手续,推动贸易畅通无阻。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关开展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工业产品出口开辟更加便捷的通道,有力促进中国工业企业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让更多中国优质工业产品走进沿线国家市场。
海关总署表示,将适时出台针对性支持措施,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促进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和联动发展。东部地区海关凭借区位优势,加强与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对接,助力高端工业产品进出口;中西部地区海关依托中欧班列等物流通道,推动内陆地区成为工业产品开放前沿,让“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向欧洲市场;东北地区海关围绕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拓展与东北亚地区的贸易合作,提升特色工业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与合作也是海关工作的关键方向。海关将持续高标准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快“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和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工业产品进出口的智能化监管和通关。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工业产品进出口趋势,提前做好监管和服务预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工业产品风险,提高监管精准度,为工业产品进出口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海关的重要职责。海关将以更高标准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进出口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把控工业产品进出口质量关,确保不合格工业产品不流入、不流出,保障国内消费者权益和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为工业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此次高层经济对话为中欧工业合作明确了方向。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增进政策沟通,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未来合作进程中,工业丝路平台也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整合中欧工业资源,助力双方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中欧工业互利合作将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全球工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中欧力量。